所謂的異位性皮膚炎膚質是指看似沒有任何症狀的肌膚部位實際上是乾燥的,並不能適當地保持水分。也就是說,表皮的屏障機能較差,變得特別容易受到刺激(異位性乾燥肌膚)。
對於異位性皮膚炎肌膚,重要的是彌補肌膚屏障機能的異常狀況,也就是結合適當的清潔與保濕的肌膚護理。
保養重點1:
保持肌膚清潔 洗去皮膚上的灰塵,汗水,細菌等並保持清潔很重要。使用去污力不會太強的肥皂。Paraben類的防腐劑或香料會造成肌膚刺激,因此請選擇質地溫和且低刺激性的商品。使勁地摩擦肌膚會導致肌膚屏障機能下降,因此清潔肌膚請將清潔劑充分起泡,不要抬起指甲,請以指腹清潔肌膚。另外,為了避免肌膚受傷,剪短指甲也很重要。之後,請徹底沖洗,以避免清潔劑殘留於肌膚,然後用毛巾輕輕按壓拭去水分。清潔請避免使用較高溫度的熱水,因為體溫上升時更容易引起搔癢。
保養重點2:
保濕並預防乾燥 清潔後,肌膚水分會逐漸蒸散流失,因此請盡快塗抹充分的保濕劑以避免乾燥,維持肌膚的屏障機能。建議使用添加保濕劑的入浴劑。但保濕劑依照成分的不同也有可能會對肌膚造成刺激,因此請選用適合您膚質的成分。
肌膚因為受外界刺激而有搔癢感進而「搔抓」,使肌膚屏障機能被破壞,只要輕微的刺激就會輕易引發肌膚搔癢感,再次陷入搔抓肌膚的惡性循環。因此,避免或消除刺激物本身非常重要。
引起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惡化的異物和刺激物,諸如室內塵蟎、杉木和豚草等花粉、雞蛋和牛奶等食物,狗和貓身上的髒污及念珠菌等黴菌等,而造成肌膚刺激的物質因人而異。其他過敏原類型的例如食品和化妝品等,或非過敏原類型的例如衣服,曬黑曬傷和氣溫等肌膚刺激。此外,壓力和睡眠不足也是加重肌膚問題惡化的因素。
異位性皮膚炎的特徵是少汗,難以排汗的代表身體機能(保濕,免疫,體溫調節)可能無法良好運作,這可能導致肌膚症狀惡化。不要害怕出汗並創造流汗的機會吧。流汗後的肌膚,如果不做任何對應處至便會發癢,因此請淋浴或沖洗乾淨。 如果有強烈的搔癢感,或者即使經過適當的肌膚保養也沒有獲得改善,則可能患有異位性皮膚炎,請盡早諮詢皮膚科醫生進行適當的診斷和治療。